新年伊始、元宵剛過,新的一年我們也有了新的期盼,尤其是對家的期盼。
今天我們聊下未來。這個未來是住宅產品的未來。
平湖住宅的未來會有哪些進階?當然這里繞不開回歸已有的進步,從平湖本土住品舉幾個例子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住宅產品的迭代越來越快,一個創新產品從出現到流行,周期變得越來越短。
于平湖而言,畢竟是三四線小城,更新難免有些滯緩。所以本文也將會從一線城市找些案例,看當下好產品已經做到了什么程度。
本文也許對你未來的置業選擇多一些思考,這是筆者的希望。
平湖住宅產品升級之戶型
現在你隨便去平湖哪個售樓處看房,89m2如果做不到三開間朝南兩衛設計,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介紹。平湖置業者對戶型有了更毒辣的眼光,很會判斷一個戶型的好壞,但往前幾年,住品的戶型設計上并不怎么樣。
恒大是首進平湖的品牌開發商,也為平湖帶來了首個精裝交付項目——恒大名都。但如當初的戶型,拿現在的眼光看,著實不怎么樣。
89㎡僅做了兩房,110㎡只設計了1衛,戶型真的很弱。
再來看下玫瑰灣,110m2僅設計2房1衛,朝南僅1房設計。狹長型的空間叫人怎么看都不舒服,別說住的人。這種戶型放到二手房交易市場上,成交價也會因為戶型的弱點而打上點折扣。
隨后,當產品主義時代到來,戶型設計上也做了大刀闊斧的設計。神仙產品長什么樣?以2020年的產品為例。
佳源印象里建面約98㎡ 三房兩廳兩衛設計。與上面的戶型產生了明顯的對比。其優勢在1.格局方正,動靜分離;2.三房兩衛設計,滿足居住所需;3.朝南三開間,超大橫廳面寬尺寸;4.南北通透,餐廳+廚房獨立開窗;5.大陽臺設計。
再來看一套濱江萬和苑的戶型
濱江·萬和苑,建面約109㎡戶型 四房兩廳兩衛。以往100平做2房1衛,而現在已經做到了4房+2衛的設計,外加朝南3.5開間,南向明衛設計。產品的升級是質的改變。
03
平湖住宅產品升級之其他
戶型是置業選擇的一個關鍵因素,但想要全面衡量,還有多個其他維度,例如生活體驗、社區配套、服務體系等。這里簡單選取幾個做介紹:
升級維度之:人車分流
筆者同事家住星洲東湖花苑,他每天都有一個煩惱,就是停車。每天下班一晚,晚上還要在小區里練練車技,不大的一個小區,地面見縫插針停滿了車輛,小區地面一通車,不僅產生噪音,還存在安全隱患。
同樣東湖板塊,城市花園就完全實現了人車分流。路面只供行人走路,汽車統統往地下車庫。開這樣一來,孩子可以在園林是安全玩耍,不用擔心突然冒出來的汽車。
現在,人車分流早已經成了樓盤成熟、品質的衡量標準之一。
升級維度之:建筑立面
這幾年很多高層產品外立面越來越多采用現代簡約風格。公建化外立面成了發展趨勢。數據顯示:每年采用公建化外立面設計的非公共建筑項目以超過15%的速度逐年增加。
你看嘉興或是平湖這兩年內開發的樓盤,多數如此,尤其是高端小區更多采用玻璃幕墻的設計。澄明通透的寬景玻璃搭配輕盈靈動的鋁板更具現代感、藝術感。
明湖璟園效果圖
升級維度之:架空層
最開始的架空層設計初衷,一是能照顧一樓住戶的隱私性,同時也釋放一部分公共空間給業主。只不過,絕大多數樓盤只是放一些休閑座椅或運動器材,甚至時間一長成為電瓶車和自行車的停放場所。
架空層應該是是業主、社群的"第二客廳"。近幾年,架空層也受到了高度重視,開發的產品更加強調功能實用性及社區居民的互動性。比如打造書吧、健身場、會客場、童玩區等等。
濱江萬家花城(萬和苑)交付實景
升級維度之:精裝地下車庫
可以這么說,早些年地下車庫并不會擺到臺面上,交付的時候僅是美觀。而如今,產品時代就連地下車庫也加“加入到了內卷”這可不僅僅是美觀。例如:平湖多個小區的地下車庫,均設有精致鋪裝的入戶門廳。
升級維度之:交互式景觀
房地產進入改善時代后,房企也都非常重視社區環境的營造。標桿房企景觀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。
景觀打造上不再是花草樹木的簡單堆砌,而是多方考量。景觀上側重交互,“人與自然的關系”貫穿其中,張弛有度的場域,通過一步一景、不拘一格,為居住者提供休憩、觀賞、游覽空間,置身于其中,自由選擇如何與空間互動。
做得好的小區,甚至設有植物科普的區域,一般配置植物標牌或者二維碼,幫助孩子理解植物特性、節氣知識等等。
產品的升級維度當然不僅這些,還有物業服務、家居智能化等,這里不做過多介紹。
04
平湖未來住宅產品 會有哪些進階?
● 精細化設計
未來針對細分市場或特殊客群做產品會成為一種趨勢。比如說,針對三胎政策,研發三孩戶型。三胎戶型的本質,不是家里多幾個空間的問題,而是家庭結構的巨大變化、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。所以未來戶型更多考慮家庭互動上的空間需求,三胎戶型不是一張平面圖,而是家庭關系和生活狀態的解決方案。
疫情當下,也讓我們審視了當下的居住產品,未來綠色健康住宅也將成為潮流。
● 智能化運用
5G時代,科技住宅發展。智慧不僅僅體現在居住室內,還會覆蓋整個社區生活。未來將有高度集成的社區app,業主不僅能在自己的手機上處理常規物業費繳納、門禁開關、訪客放行、外賣獲取等基本生活事務。還可以通過app直接預約社康看病、健身房、共享家宴廳等社區設施。
智慧系統也會運用到地下停車:將社區的停車資源統一管理,靈活調配,盤活社區停車資源,提高車位的資源使用效率,能夠有效緩解停社區車難的問題。
● 共享式住區
隨著“社恐”群體的出現和“無接觸”健康概念的興起,各種自助式的共享配套能夠很好地契合年輕業主的個性化訴求。
萬科就在其上海的智造系產品中規劃了各類社區共享配套,提出了“社區超級大堂”的新概念。它是一個集多種共享功能的業主自助中心,里面可以設置機器人咖啡柜臺、餓了么自動貨柜等設施,為業主提供便捷的輕餐飲、輕零售、文件打印、快遞收取等服務,業主可以通過社區app預約并掃碼繳費。
萬科還有“盒子健身計劃”,在社區架空層內為上班族業主群體打造專屬的共享健身房。實行24小時開放,業主只需通過手機預約健身時段,并前往使用即可。
無論是產品升級還是服務升級,未來也許花不了幾年,一切都值得期待。當然所有產品升級的背后,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車輪滾滾的前進,也是每一個地產人生生不息的奮斗。
所有付出都是最鮮活的注腳。
那么你向往的未來住區生活會是什么樣的呢?一起來評論區討論一下吧,